一些关于山水,关于人居的唐诗,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,去浏览,例如从住宅开发文案的角度去看,找到他们文章结构的秘密。一 好的文字 既优美又老实我们先读王维的《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》:桃源一向绝风尘,柳市南头访隐沦。到门不敢题凡鸟,看竹何须问主人。
城上青山如屋里,东家流水入西邻。闭户著书多岁月,种松皆老作龙鳞。楼盘在闹市区,这个事实没法掩盖,也无须掩盖,而是要用画面去净化: 先展开一幅桃花源的画面,落英缤纷,良田美池,在这些优美想象的后面,嵌入了一个事实“风尘”,说明主人公所住楼盘确实是在闹市区,不外,王维巧妙地用了一个“绝”字: 对,确实有灰霾,有喧华,有俗人,有市场,不外,今天先容给大家的这个楼盘,却自有净化功效,闹中取静,和风尘是相隔离的,“桃源一向绝风尘”。
认可周边小情况的不尽如意,但又能实时用画面隔脱离来,长安这种一线都市的市民,对周边情况的不行选择性,是有很大容忍度的,因此用一个画面,再用一个区隔观点,问题就解决了。二 小区品质在于业主品质 小区确实是在柳市的南面,然而,其居住品质却是“隐沦”性质的,这是从小区业主的品质,和周边的情况又作一个区隔。销售房产,最大的一个事情就是,要做好区隔事情。
虽然在人口密度、市场密度极大的区域,可是文案要将镜头拉长拉远,将远一点的配景拉扯进来。王维拉扯进来的,就是“桃花源”和“隐士”。接下来,随着王、裴两位名士的脚步,来到小区门口。这门楣怎么形貌?欧式气势派头?古典气势派头? 宣传什么气势派头都比不上宣传业主的品质。
你写一大堆大门的气势派头,不如一句话:北大教授、福布斯富豪都住这。王维的文案是:住在这里的是高士吕先生,马上使用吕这个姓来做文章。先讲个历史故事,话说四百年前,有个叫嵇康的高富帅,他的宅子门口,一般人还不敢进去。
有一回来了另一位高富帅,名叫吕安,想和嵇康相互照耀,效果迎接吕安的却是嵇康的哥哥,一个大俗人嵇喜,吕安一看就不爽,以为总得吐一下槽,才气对得起自己的鄙夷之情,于是在门口题了一个字:“凤”。这是其时高富帅圈子里盛行的网络用语。就跟“兰瘦香菇”差不多。凤,您可千万别想多了,想到什么凤凰上去。
你得把这个凤字拆开来看,那是什么?是凡鸟。这就是高富帅,贬人不带脏字。如今会见的业主,正好也姓吕,就是吕安那样的非凡鸟,业主品质高尚,豪宅肯定也品质高尚,谁敢在上面题凡鸟?主人不是凡鸟。昔人探友,尤其是高僧,总有个套路,总是访不着,预计王维、裴迪这回也没访着,咋办?那就看门口的竹子吧。
门口的花卉树木,就是主人的态度,主人的品味。看竹子,也没保安过来赶人,为什么?因为业主之间的高度相互,以及小区对于外来访客的高度互信,住这里的不是凡人,来这里的也不是凡人,都是王徽之那样不行一日无竹的高人,“看竹何须问主人”, 看竹子就知道主人有品味,何须去详细探询呢。王维这打的是魏晋品牌,因为魏晋是中国人风度成堆的时代。
三 生态系统很重要接着是小区的自然生态。王维在这里耍了个小心思,小区的外面很可能是熙熙攘攘的市场,哄哄吵吵的俗人,然而,他把这些都省略了,直接把十公里之外的高山,或许就是终南山直接拉到窗户上,搬进你家的窗户框里,成了一幅触手可及的风物画,“城上青山如屋里”,看远如近,以大变小。
远景酿成了盆景,青葱可爱地出现在眼前,如同一些地产广告,将十里外的万亩森林拉到广告宣传画中。另有这一块的水域,“东家流水入西邻”,一句话说清楚:这里的水系是活水,不是我们人工制造出来的,水活,代表生态系统是活的,是循环的,是开放的,人们生活在一个诸多自然因素自然流动的情况里,肯定是康健、努力的。
而且业主们的文化素质都杠杠的,都是能著书立说的学者,名人,“闭户著书多岁月”,小区是知识型楼盘,研发型楼盘,你的后代住在这儿,未来考名校就更靠谱。最后,又告诉你一个事实:种松皆老作龙鳞。这里的松树都已经长出龙鳞了,肯定是古松,说明这里是成熟型住宅区,天天都能徜徉古松高柏之下,绿意盎然,而不是赤裸裸的人工修建陪衬些瘦小的树苗。
最后着一闲笔,却让小区意蕴深厚古朴。写住宅,未须要写修建,而是要写人;未须要写实,而是要写虚。
在快写到住宅的时候,一下子跑到竹子上,一下子跑到古松上,往虚里一转,境界就宽阔了。例如写小区的宽大,用一句“在某某小区飙车真爽”,胜过千万个数据的堆砌。文章的精神,往往在虚的地方。
桃花源的画卷,不敢提凡鸟的故事,工具流水的循环,古松苍柏的盎然,胜过了对户型不厌其烦的先容。固然,这是写给有钱人看的。王维就是土豪,在长安有好几处宅子。他写宅子,只写明月来相照,只写坐看云起时,不像杜甫那样,写屋子漏水,茅草乱飞。
所以,唐诗不能白读,以后在一些文案的运用当中,完全可以借鉴。